来源:盐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发布时间:2025-02-20
2024年,盐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部署、市委工作安排、区委工作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数字化发展,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盐田区统一事件分拨平台、政务微信获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优秀案例;政务外网IPv6双栈升级改造获全国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政务赛道一等奖、总决赛三等奖;“创新网上政府平台,打造便民利企‘一站式’智能服务新体验”获全国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评估政府网站类优秀创新案例;“数据要素x应急管理推动风险隐患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获广东省“数据要素X”大赛应急管理赛道优秀奖。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蹄疾步稳、急用先行,智慧盐田建设加速形成新发展动能
一是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四梁八柱搭建完成。统筹推进BIM数据归集与应用等47个项目建设,打造“善治、兴业、惠民”三大应用。统筹谋划2025年拟新建信息化项目,对项目建设必要性、紧迫性、成熟度进行论证,初步形成9个拟新建信息化项目,估算总投资4552万元。二是激活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配置离线加解密工具,降低数据泄露和被滥用的风险。推进“数据要素×”行动,以“数据要素×应急管理”“数据要素×城市治理”打造智慧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累计整合3564路视频资源、11118个风险隐患点,推动风险隐患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二)坚持优质服务、惠民利企,全力推动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新提升
一是“马上办”“掌上办”“主动办”有效提升。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建立政务服务事项月抽查、月通报机制,强化事项规范化、标准化、清单化管理,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减时间、减流程,即来即办率73.21%。政策补贴直通车”改革稳步推进,65项个人资金补助补贴政务服务事项上线“i深圳”APP补贴专区。开通电子证照180种,证照开通率100%,签发电子证照13余万张,通过数据共享实现400个事项可免证办理,事项用证率71.2%。二是一站式便民惠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办企业一窗通专区累计服务申请人3089家次,为3832家企业提供开办企业一站式服务,满意率100%。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窗口,提供惠企政策咨询、政策补贴申领指导等服务70余家次。严格落实上级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窗口“微腐败”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切实提升窗口服务质量,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暖心、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验。
(三)坚持诉求见面谈、现场办,全流程提升民生诉求服务质效
一是健全系列配套制度规范。制定印发《盐田区深化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2024年工作要点》等配套制度文件,组织召开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工作部署暨培训会、推进会,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健全快裁快办、三级督办机制,会同区委社工部不定期开展重点诉求督办,面对面、点对点加强对街道、教育等重点单位的沟通和业务指导,下沉一线、务实高效督促重点案件办理。推广使用统一事件分拨平台,实现一个平台汇聚并高效处置民生诉求、区领导进社区诉求、网格员上报、人民网留言等事件,办理各类事件4.9万件,满意率99.99%。区民生诉求提质增效改革举措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
二是创新实施民生诉求“每周一议”“每周一评”。建立民生诉求“每周一议”制度,定期梳理形成民生诉求周报、月报等分析报告累计124篇,研判民生诉求敏感热点,提交区几套班子主要领导碰头会通报,通过督查室形成督办事项督促各单位迅速处置。建立周报、月通报机制,推动以群众诉求为哨声,闻哨而动、接诉即办。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社工部开展民生诉求办理“每周一评”3次,切实提升民生诉求服务质效。
三是全面推行“见面谈、现场办”“不满意回访”。全面推行“见面谈、现场办”模式,主动约见和现场核查办理,下半年面对面解决重点诉求50余个。对市民开展“不满意回访”,通过电话、实地核查等方式,逐一人工回访、分析研判,再次跟进办理。对相关部门开展不满意件办理“回头看”,提级办理、督办重点诉求74个。强化闭环管理,及时会商研讨疑难复杂件,区领导牵头领办重点案件,第一时间调度处置热难点事项55件次。强化未诉先办,开展旅游、电梯、物业管理等类案治理,监测“弱信号”40个并及时介入化解。
四是狠抓形式办结整治。实施全量复核,每天复核筛选疑似“形式办结”工单发回各承办单位重办。实地检查推进,局主要、分管领导认真落实“每周一议”,每周研究部署民生诉求工作,提级督办疑难复杂诉求,实地核查、跟进民生诉求办理,加大对重点工单、市民不满意、疑似“形式办结”工单督办力度,确保诉求真办结、真解决。
(四)坚持提质增效、聚力攻坚,紧盯目标狠抓各项任务落实
一是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安排。建立区“百千万工程”信息化专班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各单位全面完成省“百千万工程”信息综合平台各项工作,指标填报完成率和图文内容报送完成率达成双100%。二是全力推进“双招双引”工作。打造盐田区“一企一档”动态信息系统,实现全区6万家商事主体“办政务、提诉求、享政策”全覆盖,助力精准服务企业、安商稳商。引进7家企业落户盐田,超额完成任务。全过程做好企业服务,走访座谈企业百余家次。三是强化党政机关网站和新媒体管理。完成网站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推出盐田特色智慧旅游数字人专题服务,网站访问量961万人次,日均浏览量2.6万人次。将“i盐田”小程序打造成集便民、惠企、旅游服务于一身的对外服务平台,上线政务服务掌上办、智慧菜篮子平台等80多个应用,累计用户43万。四是坚守网络和数据安全底线。全面开展政务系统信息安全、数据安全排查,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线,通过部署安全设备、优化网络安全策略、开展网络安全演练等方式补齐网络安全防护短板,顺利通过“粤盾”“深蓝”“盐安”网络攻防演练实战考验,筑牢政务网络和数据安全防线。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深港合作范例、产业创新热土、民生幸福样板”和盐田“合作区+核心区”建设,聚焦“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一网共享”,以“善治、兴业、惠民”为目标,以基础支撑平台和能力拓展为抓手,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为突破,加快建成一批安全高效精准的创新性、突破性智慧化应用,打造新一代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盐田样板”。
(一)当好统筹数字盐田建设的设计师、施工队。一是精心规划新一代数字盐田建设。深入调研学习各地数字化发展先行做法,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规划。结合智慧盐田总包模式经验,坚持系统规划、总体设计,紧抓重点、以我为主,加强五个统筹、做到五个突出、严把五个关口。加强与发改、财政沟通,结合当前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建设及各单位需求,统筹谋划新一代智慧盐田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二是聚焦热难点拓展智慧应用。围绕“善治、兴业、惠民”,服务辖区发展战略,聚焦双招双引、旅游消费、港口物流、生态环境等热点难点,从政府管理和企业、居民需求出发,进一步提能力、拓应用、保安全、显特色,全力推进2024年新立项的项目,统筹谋划推动2025年拟新建项目,打造有特色亮点的精品应用。
(二)成为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护航人。一是建立完善数据授权运营制度基础。加强公共数据资源归集治理和开放共享,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资源目录,聚焦生命健康、港口物流等领域探索培育推广可信数据空间,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二是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工作。协同在港口物流、黄金珠宝、低空经济等领域引导开展全链条数字化改造,支持低空经济龙头企业在低空风场预报预警等场景先行先试。积极培育发展数据产业,推动数据资产入表,探索打造大模型通用支撑平台,推动生成式大模型落地应用。联合推动数字化产业园建设,高频次接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中下游产业链关联企业,积极推动意向企业落户。三是筑牢数字安全保障体系。认真落实网络安全管理职责,完善信创机制,加快设备更新迭代、政务网络改造,强化党政机关网站和新媒体管理。持续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渗透测试、漏洞扫描等,全面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和管理水平,筑牢政务网络和数据安全防线。
(三)争做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排头兵、新标杆。一是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动高频事项流程梳理和优化,建立跨部门、跨层级一体化服务流程体系。主动对接打通税务、社保、医保等三部门数据壁垒,推动实现群众一处提交资料、三部门业务并行办理,打造盐田新示范应用场景。推进集成式审批服务改革,深化“秒批”“秒报”“免证办”等智慧政务改革,打造高效便捷的新型服务模式。深化推进政务服务主动办、视频办,努力为企业群众提供身临其境的异地“同质同效”服务。加大“网上办”“就近办”力度,持续推进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全市域通办”,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二是深化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当好民生诉求的监督员、服务员,健全民意速办机制,持续优化工作流程,突出闭环,见面谈、现场办,真正解决问题、让群众满意。加强民生诉求源头发现和主动治理,全面提升民生诉求“不满意回访”“一把手二次办理”等工作效能,完善类案办理长效机制,努力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
(四)在强化自身建设方面作表率、当尖兵。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按局、中心扁平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压实主责主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党组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抓好党支部建设,努力创先争优,建强战斗堡垒。二是突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政治素养、创新思维,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改革意识,勇于直面工作中的热点、痛点、难点,锻造一支明大事、想干事、会干事、不出事、好共事的“政数铁军”。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